在中国船舶动力的发展史上,“135柴油机”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。它不仅是一台发动机的代号,更是一代又一代海工人、船机人记忆中的符号。上世纪,国家引进柴油机技术,给上海柴油机厂生产,135型柴油机凭借坚固耐用、适应性强的特性,成为中国船舶和工程装备领域的重要动力支撑。
进入80—90年代,135柴油机在中国的应用进入黄金期。依托国内船舶工业的发展,它广泛装备于沿海运输船、工程拖轮、内河货船及部分工程机械。凭借“皮实耐用、维修便利、对燃油适应性强”的优势,135成为国产船机用户信赖的选择。
值得一提的是,135机型在当时几乎覆盖了中国大部分中小船舶市场。对于许多造船厂而言,135就是“标配”。它不仅是一种动力,更代表着中国船机产业迈向独立发展的第一步。
随着全球船舶动力技术的升级,电控高压共轨、节能环保型机型逐渐兴起。135柴油机因其结构相对传统,逐步淡出主流市场。许多厂家陆续停产或转向新型动力产品,135在行业中的身影越来越稀少。
然而,市场并未完全抛弃135。在部分远洋渔船、内河船舶以及特定工程场景中,用户依旧需要这种可靠、熟悉、便于维护的动力机型。对于这些用户而言,135不仅仅是一台发动机,更是一种多年相伴的信赖。
在今天,老款135船用柴油机的完整生产体系已所剩无几。作为中国船舶动力行业的骨干企业之一,上研动力仍在坚持生产和改进135机型。这不仅是一种商业选择,更是一种责任与坚守。
上研动力深知,135柴油机承载着用户的习惯与信赖。我们通过改良工艺、优化零部件供应链,让135在延续经典设计的同时,具备更高的可靠性与适应性。对于依旧在使用135的船东、船厂而言,上研动力意味着“买得到、用得住、修得起”。
135柴油机,是一代经典的缩影。它见证了中国船机行业的从无到有,从学习到自立。如今,在大多数企业已将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背景下,上研动力依然保持着对135的投入与支持。这不仅是对传统的尊重,更是对用户需求的回应。
在未来,上研动力将继续在新型绿色动力研发上不断突破,但也不会忘记那份坚守——因为我们深知,135不仅是一台柴油机,它更是中国船舶工业一路走来的历史印记。